雷峰塔出土《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点击看大图)


弘 俶(929-988)五代時吳越國第五任國王。西元948-978年在位。初名弘俶,字文德,錢繆孫,錢元瓘第九子。後晉開元中,爲台州刺史,胡進忠立他 爲吳越國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應有功,授天下兵馬大元帥。後入朝,仍爲吳越國王。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獻所據兩浙十三州之地歸宋。朝廷 對他恩禮甚至,累封爲鄧王。


峰 塔,錢弘俶建造。錢弘俶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他把原來藏在王宮裏的佛螺髻髮舍利,供奉到特意在西湖之濱建造的雷峰塔地宮,供衆人朝拜。佛螺髻髮,就是佛 祖釋迦牟尼的頭髮。雷峰塔的建造從西元971到977年,共經歷了六年時間,原先計劃建造十三層,由於吳越國財力有限,實際只造了五層。初建時,是一座八 面樓閣式塔,磚塔身週邊是木構廊簷,重簷飛棟,富麗堂皇。八面塔的內壁上,嵌有佛教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刻石。塔身的部分塔磚,是特製的帶有圓孔的藏經 磚,裏面藏有《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


座 結構複雜的佛塔,既說明了以錢弘俶爲首的吳越國君臣和百姓對佛教的虔誠,又反映了吳越國當時的富庶繁華,還形象地展現了吳越國時期的建築、鑄造、雕版印 刷、金屬加工等多方面的工藝、技術水平。錢弘俶在位期間,大量興建佛教寺佛塔和經幢,光是在杭州境內,就興建了150多座寺廟和幾十座佛塔、經幢,其中至 今還保存著的有六和塔、閘口白塔、保俶塔以及梵天寺、靈隱寺的經幢。而雷峰塔呢,正是這一大批佛塔、經幢中內涵最豐富、工藝最高超的代表作。


州雷峰塔地宮出土的吳越王錢弘俶所造的寶篋印塔。塔高35釐米,方形塔身,塔身邊長為12釐米,塔身正中矗立五重相輪。


篋 印塔是地地道道的『外國塔』,是原汁原味的印度塔的式樣.是中國古塔中的一種特殊形式。西元956年,由五代時期的吳越國王錢弘俶騁請印度高僧和能工巧 匠,按照印度寶篋印塔式樣在中國首次建造。因其形似寶篋,內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故名。又因它是受古印度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造塔 故事的啟發而建造的,也叫阿育王塔。


篋印塔是由樓閣式塔、亭閣式塔塔剎的形式發展而來的。寶篋印古塔,分大型、小型兩種。小型者多為金塗塔,存放舍利,置於佛寺或地宮中。如安徽博物館藏金塗塔,高僅32釐米,出土於塔下地宮。大型者始建于宋、元,多為石砌,置於佛寺院中,如潮州開元寺寶篋印式石塔。


西元960 年,吳越王錢弘俶騁請印度高僧和能工巧匠,按照印度寶篋印塔式樣,以精鋼造八萬四千塔,中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約十年工畢,擬散 佈于宇內四海。《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中說,過去諸佛全身舍利都在寶篋印陀羅尼中。若塔中供養寶篋印陀羅尼,就等於供養過去諸佛全身舍 利。故云一切如來全身舍利寶篋印塔,又因塔身形如寶篋,故名。堅固不壞,故云『印』。這種塔的塔身四方,上有四角。


越王錢弘俶並將五百寶篋印塔頒至海外。祈求海潮平息,水患不興,果獲靈應。寶塔頒至海外,至今完整保存在日本的就有五座,福岡誓原寺保存的“寶篋印塔”便是其中的一座,至於“寶篋印塔”對日本後世的影響,看看遍佈寺院、神社中大小各異的石質“寶篋印塔”便可略知一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b41b30100c60c.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