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士心王銘 誌公禪師十四科頌


 


傅大士(善慧大士)心王銘




 觀心空王  玄玅難測  無形無相  有大神力


 能滅千災  成就萬德  體性雖空  能施法則


 觀之無形  呼之有聲  為大法將  心戒傳經


 水中鹽味  色裡膠清  決定是有  不見其形


 心王亦爾  身內居停  面門出入  應物隨情


 自在無礙  所作皆成  了本識心  識心見佛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念念佛心  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淨律淨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  欲求成佛  莫染一物


 心性雖空  貪瞋體實  入此法門  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  得波羅蜜  慕道之士  自觀自心


 知佛在內  不向外尋  即心是佛  即佛即心


 心明識佛  曉了識心  離心非佛  離佛非心


 非佛莫測  無所堪任  執空滯寂  於此漂沈


 諸佛菩薩  非此安心  明心大士  悟此玄音


 身心性玅  用無更改  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  空無體性  能使色身  作邪作正


 非有非無  隱顯不定  心性雖空  能凡能聖


 是故相勸  好自防慎  剎那造作  還復漂沈


 清淨心智  如世黃金  般若法藏  竝在身心


 無為法寶  非淺非深  諸佛菩薩  了此本心


 有緣遇者  非去來今






又頌曰


遍瞻四大海。觀尋五陰山。如來行道處。靈智甚清閑。


寶殿明珠燿。華座美玉鮮。心王明教法。敷揚般若蓮。


淨地菩提子。盇得天中天。觀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


聖智安居處。凡夫路不同。出入無門戶。觀尋不見蹤。


大體寬無際。小心塵不容。欲得登彼岸。高張智慧帆。


清淨明珠戒。莊嚴佛道場。身作如來相。心為般若王。


願早登蓮座。口放大圓光。廣照無邊界。為物作橋梁。


開大毗尼藏。名傳戒定香。觀達無生智。空中誰往來。


永超三界獄。不染四魔胎。遊戲蓮華上。安居法性臺。


天人悉瞻仰。冥空讚善哉。有緣逢廣化。般若玅門開。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行住鎮相隨。坐臥同居止。


分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知佛何在。只這語聲是。


寂是法王根。動是法王苗。涅槃既不遠。常住亦非遙。


迴心名淨土。煩惱應時消。過三途海。勤修六度橋。


定當成正覺。喻若待來潮。伏藏不離體。珠在內身中。


但向心邊會。莫遠外於空。萬類同真性。千般體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尋渠。四生同一體。六趣會歸余。


無明即是佛。煩惱不須除。




 


誌公禪師十四科頌


「菩提煩惱不二  佛與眾生不二  持犯不二  事理不二  靜亂不二  善惡不二


色空不二  生死不二      斷除不二  真俗不二  解縛不二  境照不二


      迷悟不二  運用無礙不二」


又云:


「眾生不解修道,便欲遣除煩惱。不知煩惱本空,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追討?」















相關文章:


《永嘉證道歌》

返聞自性的途徑

濟公活佛慈語: 祖祖相傳的無上妙法

傅大士心王銘 誌公禪師十四科頌

心佛頌_華藏上師

大圓滿修持心要

發菩提心義訣_華藏上師

虛空藏菩薩 虛空偈

楞伽經選偈()

楞伽經選偈()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


寶塔當土聚靈山不識山

虛空藏菩薩 虛空偈

《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 (1~18)

《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19~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