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創造實相


http://www.mydiary.com.tw/Blog/forum.nsf/($All)/DF84993F272E6348482571E10016C2C9?OpenDocument




意識創造實相 原力 於 2009/05/01 下午 09:08:03發表文章如下:

<<
原力兄:
意識創造實相!?
有一點理解,可是好像很難在現實生活中充分看到
可以請你舉例或深入說明嗎?
謝啦!


惟心君:

抱歉!之前沒有說明清楚
意識創造實相,並非是專指神通、超能力或奇蹟之類的,而是每一刻都在進行的事。

我 們先從質量與能量方面談起:E=MC平方,是說質量(公斤)乘以光速平方等於能量(焦耳),以廣島的原子彈而言10公斤鈽只不過轉換不到1%的質量成為能 量,現在的核彈也只是增加轉換效率幾%而已,這樣就有非常可觀的能量。假如一公斤的物質被全部轉化為能量所得出的能量便有9*1016次方焦耳,這些能 量足可以將2*108次方公噸的水從冰點煮到沸點。



反觀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計算一下吃進的量、排出的、增加體重的、身 體消耗的、與氧結合為二氧化碳呼出的,剩下的就是頭腦使用,但是頭腦使用食物總量80%以上。若以最保守每天僅100g轉換為能量的話,就差不多等於廣島 原子彈爆炸了。科學家說質能轉換時刻發生在生物中,但不是以激烈的形態反應,而是以更細微、更有效率的方式作用。自然界中有極其龐大的質能互換無時無刻的 進行著,由質量轉換為能量﹔能量轉換為質量,由有形轉變為無形﹔無形轉變為有形。



很難想像有這麼龐大的能量,又到哪去了 呢?能量只會稀散、轉位而不會消失。能量的振幅與頻率不同,作用及影響就不同,振幅最大的是機械能,依次熱能、化學能、電能、光能、核能、基本粒子等。粒 子愈小能量振幅愈小,粒子愈小愈趨向基本粒子。若粒子大小做個排列為---結晶、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夸克、膠子、、、。粒子愈小其作用的影響 層面愈廣,例如:火藥爆炸是電子的重新排列,而核彈是原子核的重新排列。一物質若改變其原子核或電子排列,則原子、分子、結晶等全部都會改變。



我 們知道所有東西組成的成分都完全一樣,只是差別在於1. 粒子數量2. 粒子排列方式3. 粒子運動方式。。黃金與石頭的差別也在此。細緻的能量才可以影響細緻的能量狀態,量子力學是處理原子核內更細微粒子的行為,意識則比量子更細緻。如果意識 影響基本粒子的狀態,那麼”點石成金”就是輕而易舉之事。或者一些神通者、超能力者,他們改變物體時空的原理,就是基本粒子運動變化所致。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事情是類似如此﹔能量彼此互相影響對方,力強者為因,力弱者則隨緣。
例如﹕原子及次原子世界的質點,在未受到觀察之時,是存在於其本身各種統計可能的物理狀態。舉例說﹕鈾原子天然地存在於一種量子力學稱的虛幻狀況﹔它可能是鈾元素的原子,又可能是鉛的原子,又可能是鈾元素衰變的原子。



這幾種不同性質的「未受觀察的狀態」,彼此共存。好像一卷菲林軟片己經拍攝了幾格不同照片的影像,尚未沖洗,各照片共存未變,但是一旦受到機器或人類肉眼的觀察,這些原子就起變化了。
無論是肉眼觀察這些輻射性的閃爍原子,抑或用儀器來觀察這些原子,都會引起這些原子的突然變化,而現出它可能的諸「相」之一﹔通常它們會現出它們最常現的相。



原 子在受到觀察之下,也會彼此互相選擇,不過,是看觀察者即力強者之因而定了。這頗有點類似魔術師的表演,或者超能力者對事物的變化。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仍 是無法控制,經過我們儀器的觀察,會變出什麼樣定性的東西。量子力學能算出原子變化的機率,但是仍無法解釋這粒原子,及其原子的質點怎樣行為,是成為鈾元 素呢?抑或以鉛元素面目出現?這些未定性的原子,一受到肉眼或儀器的觀察,就立刻變為上述三種元素中任一種的原子。這是一件事實,可從實驗觀察中証實。



我們都知道,元素不能以化學方法改變為另一元素,卻可以用物理學方法。在宇宙太空中,元素隨時在變化。在地球上,有科學家運用核子反應爐,或高能加速器將元素的原子內部分離,製成新的元素
物質可以轉變為另一物質,元素也可以轉變為另一元素,元素的原子可以轉化為無形的非物質,轉入另一空間。物質與非物質互相溝通而且可以互換,物質與物質之間也是可以互換,並非不可互換轉變,實體並非就是實體。在宇宙中隨時在變化,沒有一定的絕對性。



能量實際上是構成所有的基本粒子、所有原子,從而也是萬物的實體。因此能量的震盪速度可以稱為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本原因。
用 量子力學去說明基本粒子的種種現象時,有許多種的量會變成無限大。比方說:帶著同種電荷e的兩個球,距離是r時,其中會有e²/r²的斥力作用,而位置量 是e²/r。如果兩個球完全靠緊在一起的話,r就會變成零,而能量會成為無限大。我們可以把一個電子看成是e/2的電荷或三個e/3的電荷集在一起。所以 電子在空間中的一個點時,理論上它的能量就是無限大。



在基本粒子裡面,我們知道有些訊息、力或能量的傳遞是超光速的。在 超光速的狀態下根據相對論,時間會倒流。當一個光子能量被電子吸收,電子由基態進入受激態,但電子仍企圖回到基態,電子由受激態回到基態時,就會放出新的 光子。這個過程叫作光的散射。在做散射的實驗時,出現了幾個特殊的性質。例如﹕電子在吸收一個光子之前可能先放出一個光子。甚至更奇怪的是另一種可能性, 即電子發射出一個光子,然後在時間上倒退回去,再吸收一個光子,然後過程再沿時間向前發展。這類「倒行」電子的路徑在實驗室的實際物理實驗中能夠看到,確 實是真的。



從時間向前進的角度來看,向後倒行的電子和普通的電子一樣,只不過它要被正常的電子所吸引,我們說它帶正電 荷。為此,我們把它稱為正電子(一般電子帶負電荷),正電子是電子的姐妹粒子,它是「反粒子」。這個現象是普遍的,自然界中每種粒子都有時間倒行的振幅, 所以每種粒子都存在著反粒子的性質。粒子和它們的反粒子相撞時,它們相互湮滅並形成其它粒子。正電子和電子湮滅時,通常形成一個或兩個光子。
那麼光子怎麼樣呢?光子在時間中倒行時,在所有各方面都顯得完全一樣,所以它們是自己的反粒子。今天己經很容易造出「正電子」,例如:讓兩個光子相撞,造出的正電子可用磁場將其保持數週之久。



要 讓一個質量體加速到超光速,除了重力加速度外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光子或是能量,要超越光速就容易多了。事實上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以及宇宙射線等等, 這些高速的電磁波就是超光速的。那麼這些超光速的電磁波,時間是否也是倒行的呢?還是說這些電磁波作用在某些物質體的時候,使物質內之基本粒子發生時間倒 行的現象,或者使某些基本粒子與時間倒行而生的反粒子相碰撞而相互湮滅。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沒有所謂實際的質量體或粒 子,只有能量與力場運動,並且愈細緻的能量愈具有正粒子及反粒子、時間正行及倒行,也就是說可以改變能量、時間與空間的性質、可以變換有形質與無形質。意 識就是這細緻的能量,細緻的程度甚至無法想像。而我們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做這類事,只是我們不自覺,就像魚一生在水中不知道水的存在一樣。既然不自覺,我 們就把一切世間變化視為理所當然,把自我視為被動體、視為物理化學的機器人,受支配於神與魔鬼之間。



盡管如此,您一定仍覺得與現實世界狀況有所差異!?沒錯!但重點是在覺知---有覺知與不自覺的差別,若人人覺知那世界就改觀了,不是嗎!?!但那是第四密度生命以上的遊戲規則,我們現今在第三密度,這個規則就是放棄或缺乏這方面的覺知,才能從事這密度該有的體驗。



我 們的意識一直在創造與支持自我的體驗世界,一個意識就是一個世界,眾多人就是眾多個平行世界,這些世界由光串連形成我們看起來的一個世界。這有點像線上遊 戲一樣:一個伺服器眾多終端機、眾多玩家,每個玩家各自選擇與發展角色,由一個伺服器串連成一個遊戲、一個場景、一個世界。(有機會再和您分享平行世界的 概念)



意識創造實像只是覺知與主動,還有你的選擇---你選擇什麼遊戲、什麼體驗,以表達與體驗你是什麼?你有什麼?如此而已。



原力 09/5/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