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佛教


我在『佛教徒』,您信的是什麼『佛教』? ─── 兼判『台灣佛教』 裡面,曾提到菩薩佛教這個名詞與概念。


其中說到幾個重點:


1‧菩薩佛教──即以菩薩為主體而行菩薩道的佛教。


2‧菩薩佛教是居士佛教。


3‧菩薩佛教雖說是需要藉助菩薩的力量(他力),但是人人皆可以自己祈求,隨處皆可以祈求。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即不必上寺廟祈求;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度之」即不必靠出家眾


一般人這世為人,有家庭、有事業、有親人、有朋友、有興趣、有理想、有種種的慾望,都等待他在這一世去呵護、去達成、去滿足。


然而,人的能力往往不足,所以菩薩的信仰便可以填補這個缺憾。


其中以觀世音菩薩的信仰為代表。


依據妙法蓮華經普門品,眾生如果要求男求女、求經商順利、求斷貪瞋癡、求避險避難、求官司順利、求軍陣平安、求大開智慧,等等種種,都可以常念、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能滿願。


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度之以及千處祈求千處應,正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的自在神力。


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在民間如此普及,正因為這種靈感啊!


一如民間對媽祖、王爺、土地公、三太子、濟公等神明一般。


君不見每一尊觀世音菩薩的雕像都是穿金戴銀,這正是在家眾的表徵。也是信仰菩薩教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所以,你要大富大貴嗎?


你要今生今世名、利、情都順利嗎?


請信仰菩薩教。


請常念、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吧!


觀世音菩薩還是西方三聖之一呢!


菩薩教的信仰與民間對媽祖、王爺、土地公、三太子、濟公等神明的信仰,固然都是有所求,卻也有其獨到而且珍貴的內涵,那就是菩薩道!


菩薩道又稱菩薩六度萬行,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佈施是對他人慈悲,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則是自己要求自己努力去學習的智慧。


一個真正菩薩教的信徒,名、利、情有所缺憾時,可以向菩薩祈求。


然後,對外要行佈施。也要學觀世音菩薩一般尋聲救苦。哪裡有苦難就往哪裡去。


同時,對自己要努力依照各部經典,譬如: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等菩薩經典,或依照釋迦牟尼佛的雜阿含經,做到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當今台灣佛教界,不論出家人或是在家人,如果能將此一分際弄個清楚,即出家人修出家人的解脫道,在家人修在家人的菩薩道,那麼,台灣佛教必能有一番新氣象!而社會也必能更為祥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